天拓分享 | “十四五”规划 以何关键词谋局
发布日期:
2020-08-20

“十四五”规划要来了,相对于“十三五”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发展主线的“牛鼻子”,“十四五”的“关键词”会是什么?



高质量发展热度最高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为此,有关方面近期将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干部群众、专家学者等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建议。

善治者谋局,五年规划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是国家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编制工作须思深忧远,对等于“十三五”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核心内涵,即将到来的“十四五”该以什么“关键词”谋局?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表示,今年10月将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今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对高水平编制好“十四五”规划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从中可以感知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着力点。“如果一定要明确‘十四五’规划的“核心”,我认为是推进高质量发展。”

专家解释道,尽管这个词内涵比较宽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可以作为规划的聚焦点和着力点。无论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有更多期盼的客观需要,还是应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外部环境可能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和挑战更多和需要加快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客观现实,都必须将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放在规划的核心位置。

不可否认,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前司长徐林撰文分析,相对于“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四五”的核心内涵应转变为全方位创新,核心是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对此,专家认为,创新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基本动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支撑,也可以说是“十四五”规划的基本内核。

专家讲到,面对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基本方略和主要抓手就是创新。这个时期的创新的确需要全方位,这不仅是顺应第四次技术革命、产业革命蓄势待发的大趋势,促进产品变革、技术变革、产业变革,更是顺应市场格局变化,而加快推进要素组合变革、组织管理方式变革、体制机制变革,就是要以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推进生产关系的适应性调整,也要以经济基础的结构性变化推进上层建筑的适应性变化。就是说,“十四五”规划既要按照结构调整的战略导向,突出生产力创新,也要按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更加重视制度创新。



充分研判落实“关键词”


但不可否认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不同以往,只有兼顾才能让“十四五”规划“关键词”更为符合发展规律,落实更加有的放矢。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

专家认为,好的规划编制是要针对现实、解决当前的矛盾和问题,才能为后一个时期更好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做好统筹兼顾。“编制好‘十四五’规划,要充分把发展机遇研判准,把困难挑战分析透,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阶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实事求是、遵循规律,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工作思路、重点任务,给社会良好预期,激励全国上下努力奋进。”

还有专家认为,总的来看,“十四五”规划编制可能会难于以往,因为中国正面临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复杂国内外环境。尽管如此,中国完全有可能通过全方位创新,更好地激发国内微观主体的发展活力和增长能力,进一步改善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使经济增速保持更平缓并延续更长的增长平台期。

为此,要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围绕推动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防范化解风险等,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政策。围绕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尤其要按照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的要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更大进展。

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研究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更加注重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