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设备后市场服务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关键一环,涵盖服务体系建设、技术支持、备件管理、质量监控以及创新服务模式等多个维度。优化这些环节,能够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切实保障设备的使用寿命与服务质量。

一、行业痛点剖析
传统大型设备售后服务领域,长期面临着诸多棘手问题。服务成本居高不下,效率却十分低下,服务质量也缺乏稳定性,服务内容更是单一。这些问题不仅导致设备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还使得设备的使用成本不断攀升,给企业和客户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客户企业概况
某金属加工装备制造企业堪称国内行业翘楚,是一家集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新型设备工程公司。其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了铸轧机、热轧机、冷轧机、合卷机、立式剪切机、板带重卷机、横切机、纵切机、拉弯矫直机等多种金属加工设备。
三、项目背景阐述
该企业计划构建设备后服务平台,这一举措将成为企业设备后服务以及工厂管理流程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平台旨在实时监控售出设备数据以及车间能源设备数据,以满足企业和上级集团公司的管理需求。同时,通过对客户设备、车间能源数据的采集、监控与分析,以及对设备进行远程调试,实现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进而降低售后服务成本。
然而,目前在现场管理和数据采集方面,企业面临着诸多难题:
1、设备安装调试难:对于大型设备而言,安装与调试是至关重要的服务环节。但每个项目都安排安装调试团队出差到现场,差旅、时间、资源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巨大。尤其是跨国项目,还涉及诸多手续的办理,因此急需通过远程方式解决设备安装、调试的大部分工作。
2、数据汇总难度大、利用率低:企业售出或租赁的设备客户众多,且地理位置分散,导致设备数据难以集中监控。工业数据复杂程度高,日常监测指标涉及功率值、温度、压力等。目前主要依靠查看自动化系统画面结合人工手填、抄表,甚至通过打电话沟通来完成数据收集,使得数据和报警信息汇总难度大,后期数据利用效率也极低。
3、设备无法远程监控:目前,企业对售出到客户现场的设备尚未实现有效的平台级实时监控,无法对设备的使用参数、报警数据等进行故障预警,缺乏确保客户设备正常运行和提高使用效率的综合管控措施。
4、设备维保方式落后:该企业采用人工点巡检的方式,容易出现遗漏。设备维修、保养不及时,故障难以被及时发现,且缺乏对设备维护的追溯性。
解决方案呈现
针对大型装备制造商面临的现状,天拓四方数字化专家团队精心打造了一套完善的设备物联及后服务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从设备联网采集到售后服务管理平台的软硬一体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实现服务化升级,提高售后服务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开拓业务增长空间。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1、数据采集,实现远程监控运维:借助天拓四方自主研发的边缘计算采集网关,能够轻松采集现场设备数据,实现设备物联,完成设备的智能化升级。该网关为现场大型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连接和边缘计算服务,助力企业顺利完成从传统设备到智能设备的跨越。设备数据采集后,通过 IOT 平台,企业可实时查看设备状态、地理位置和报警信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测与运维。这有助于企业对客户现场设备进行有效监管,快速应对设备突发情况,合理调配售后服务资源。
2、规则引擎,实现智能及时报警:平台具备智能化预警、报警功能。运营人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定预警、报警规则,确定平台消息接收人和推送方式。当客户现场设备出现隐患并触发预设规则时,平台会通过系统提醒、短信提醒、电话提醒等多种方式,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运维人员,以便他们第一时间做出响应。
3、移动点巡检,优化运维流程:平台提供配套的移动 APP,可及时记录设备巡检及维修保养过程,并支持对记录结果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如设备的完好率、运行率、故障分析等。通过分析这些结果,可为管理人员提供设备使用和运维过程的全过程追溯。用户还能通过移动 APP 轻松查询平台上配置的所有测点的实时数据和信息,并在线浏览和操作使用。此外,平台提供专家知识库功能,支持模糊搜索,方便维修人员快速定位问题,提高维修、保养效率,从而提升设备利用率。
总结展望
大型设备售后服务是一项综合性服务,涉及多个方面,其核心目标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并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天拓四方将持续发力,助力装备制造企业打造设备后服务平台,推动设备实现智能化升级,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